文/黃莉婷

自從來到雲林後,藝術與繪畫的接觸機會就逐漸減少了,近期一個難得的機會,雲林縣社造中心邀請我,為社區的夥伴們開設一堂,如何操作社區繪本的課程;而參與學習的學員多半都是社區的幹部。但計畫永遠是趕不上變化的,原本以為來參加的學員都是社區的幹部或志工,但卻因為適逢暑假期間,許多社區的小朋友也一起來參加,這群大人與小孩交雜在一起的情況,除了當場有點小傻眼之外,其實無形中,正考驗著我的教學能力,因為得臨時調整課程的授課方式與ppt的解說內容,深怕一個說得太深,小朋友不懂、做太少,沒有效果,而無法帶回社區去自行操作,所以就趕緊調整一下課程的方式,決定少說、鼓勵、多做,最後來個「新書發表」會囉!

上課地點選擇了一個環境好、氣氛佳的空間~雲林故事館,館內保存了日本時期的建築樣式與環境,鬱鬱蔥綠的林木、原木建構的建築,即便是炎熱的夏天,通風效果極佳的設計與落地窗,讓人心曠神怡!浸淫在這歷史建築物的優美環境中,學習著與美術相關的課程,光想像那學習的畫面,就令人感到幸福不已!




一開始,先從繪本的緣起與案例來進行說明,例如;高雄縣大樹鄉針對社區產業方面的繪本作品,還有花蓮的一位小兒科醫生在偏鄉進行行動繪本教室的故事,希望透過不同案例的方式,介紹繪本的可能與多元性;除此之外,我還設計了學員們動手DIY製作時間,讓來自不同社區的夥伴們,透過繪本的形式,介紹自己社區的故事或生活環境;對於這些初次接觸的學員們,我並不抱太高的期望,只要將作品完成就心滿意足了,但是,學員們所呈現的成果,卻是令人印象深刻與感動。有一組是來自口湖的社區夥伴,繪本的主題竟是「淹水樂!」。



主要是因為雲林縣的口湖鄉位處西濱地區,而鄉內的地勢較低,所以每逢下雨或颱風就會淹水,這對於從小到大生活在此的民眾而言,水患的問題依舊存在,淹水成了當地居民們的共同記憶,然而對於小朋友來說,淹水除了可以放天公假之外,還可以捉魚玩水,曾經在一次淹大水的時候,竟然家裡面的狗狗還捉了五條魚,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然而,透過繪本的呈現,傳達出家鄉的情感與生活的環境問題,更凸顯出偏鄉生活的困難處。



此外,還有活潑有趣的五塊錢遊社區之旅,這是來自惠來社區的夥伴們創意之作,故事的主角竟是一枚五元硬幣,由於主人的不小心而掉落,而開啟了社區的文化與產業之旅,有趣的是這個作品是由大人與小朋友共同完成的,除了豐富的想像力之外,小朋友們也致力於塗鴉的樂趣,看見大人與小朋友們相互討論的過程中,身分與年齡都不是問題,關心社區的每個角落與故事才是課程最要的事,即便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透過討論也能夠引起夥伴們的共鳴與討論。

而繪本的作品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來自土庫溪邊社區的故事繪本,題目是「阿嬤的故事」,主角是社區發展協會的陳先生敘訴自己阿嬤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從一張被撕掉的日曆紙開始,當時年紀還小的陳先生看見阿嬤竟然用針線在縫合日曆,好奇之下詢問阿嬤,阿嬤的答覆竟是深具著哲學的道理;她說:「一天還沒有過完,怎麼可以撕掉日曆呢?隨即便一針一線地縫補日曆…」,時至今日,阿嬤早已經不在人間,但她的一句話卻深刻烙印在孫子的心裡,也影響著陳先生的處事態度。透過了夥伴們的合作,與陳先生共同完成了那份古早的記憶繪本,也讓我們了解到,先民對於生活點滴中的那份認真態度;而最令人最感動的是,即便是已經年屆六十的陳先生自己來訴說故事繪本時,眼角竟然泛著淚光,霎那間,大家都被他的真誠所感動!



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單純地教授課程,但是到了課程的最後,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收穫最大,因為分享到社區夥伴們許許多多的故事與人生經驗,這是當初始料未及;剛開始,或許礙於大家的繪畫能力不足,但透過豐沛的想像力與生命能量,發揮出令人驚豔的成果;而生活的美學若是能從日常生活中去發掘與學習,其影響與創造力是相當大的。期盼透過了這次難得的學習經驗,希望各個社區的夥伴可以透過故事繪本,將社區或個人的經驗,分享給家人、朋友或是外界知曉。



最後,另一個令人開心消息,就是看到社區夥伴們認真與努力地製作繪本,而讓虎尾故事館的工作人員發現到社區居民們驚人的創作力,當下即邀請未來完成的繪本作品,能夠在故事館中展出。這對於社區夥伴們而言,是一種肯定與鼓勵,因為每個社區所創作出來的故事繪本,都是獨一無二,畢竟這是一個喜愛故事的時代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c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