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鄉」濁水溪流域共學   /黃莉婷(雲林山線社大執行長)

  • 緣起
  •     有鑑於此,本團隊與山線社大共同合作,先從雲林斗六的雲林溪開始,透過河川講座、老照片徵集、耆老訪談、田野調查及河川小旅行等方式,重拾社區民眾對這條城市之河的記憶與紀錄;雖然人力與能力有限,不過有機會帶動社區民眾及社大師生一同關心城市之河,不僅拉近自己對土地的距離,亦是推動社區民眾對自已家鄉的認知與了解,因此我們透過跨域合作、環境議題、社區營造及田調紀錄等方式,發現河川的流沙歲月、現狀問題,並期盼與在地民眾一同擎畫河川願景。

 

  • 從城市之河到濁水溪的流域共學行動
  •    2014年參與了雲林溪的河川調查與願景討論之後,開始聚集了一群關心河川的民眾與相關人士,先從人的聚集及集思廣益之後,除了講座、影像紀錄及展示之外,漸漸地關注到河川所面臨的問題及重新思考對河川的願景;故 因此引動社區民眾對河川公共事務的關心與參與,促使公部門在雲林溪開蓋及規劃時,能夠了解在地居民的需求、保存河流旁的老建築與文資空間及在地的共同記憶等問題;而本團隊也受邀並協助雲林縣河川主管單位辦理斗六38里的河川願景論壇圓桌會議,其會議中獲得廣大的里民們認同及共識,尤其是居住在河川旁的社區民眾更是樂見雲林溪開蓋[1]、讓河川被看見並可以親近河水。有了這次的河川流域操作經驗,加上已經串連及組成的濁水溪南工作小組,在一次開會的討論中,有一位關心環保議題的夥伴-陳泰安老師提出,近年來的河川揚塵與空污問題日益嚴重,而濁水溪每到冬季時節、因為河川乾涸所造成的揚塵問題,是否有機會透過本河川小組的行動及努力,讓更多民眾了解河川揚塵及空污的問題,除了自我保健與防護之外,更有機會促使政府關注及推動相關政策。

 

  • 跨域合作、公共議題與河川保育
  •    20153月起,由社大團隊、社區協會、環保與藝文人士等單位的合作及努力並組成了濁水溪工作小組,針對河川揚塵、環境教育及水遺產保存等議題進行討論與行動,並於莿桐的農青三合院中,設置一處河川工作平台[2],不定期進行河川相關之課程、會議、工作坊及展覽等活動。除此之外,亦在20153月底,因空汙議題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故此 我們一群社區媽媽志工及小孩子,一同在雲林官邸兒童館草皮上,舉辦了一場反空污的快閃行動劇,以及參與環保署所舉辦的公聽會[3]等活動;並獲得媒體及不少民眾的共鳴,並因此讓環保署及河川相關單位正視與面對此重要問題。此外並在2016年受水利署中水局之邀,參與及宣導河川揚塵改善與防護等系列活動,協助濁水溪旁的楊賢社區進行河川揚塵的宣導工作,因為該社區也是濁水溪揚塵最嚴重的社區;記得當初在社區進行田調訪談時,在溪畔的各社區民眾談及只要東北季風吹起時,大家的共同記憶就是「吃飯攪沙![4],而根據水利署的河川揚塵調查[5]發現,二崙鄉的楊賢社區正是揚塵狀況最嚴重的地區,而該社區的民眾大概是吃最多飛砂的人吧~
  •     我們期盼透過社教的學習力量,串聯流域中的組織、公共空間、學校單位、社區及相關在地資源;帶領流域內的社區民眾透過河川的歷史、社會、水文、災害、經濟及環境[6]等多元面向,認識與了解全台最長的河流及最大的沖積扇流域,並且將透過濁水溪流域的文化及生態區位之調查與研究,慢慢建構屬於濁水溪流域的在地知識;以達到「川、人、鄉」流域共學與共榮之目標。
 
   

 

  • 想像與願景--建構一所流域共學的社大
    •   

   【雲林的雲是甜的】

  •   
  •      3,416公尺,全長1,864公尺,流域面積極為廣闊。河床標高降至三○○公尺左右,至集集盆地河床標高降至二○○公尺左右,至二水鐵橋上游再納有清水溪、東埔蚋溪等支流,流入彰化沖積平原,至麥寮流入台灣海峽。,以鼻仔頭山 出山口為頂點,自彰化縣二水鄉、雲林縣林內鄉以下,形成廣達 1 7百平方公里、全台最大的沖積扇,這些厚達數百公尺的沖積層, 是由礫、沙、淤泥及黏土所組成,地下水蘊藏豐沛,富含有機質的土壤,肥沃了沿岸的土地,孕育了香 Q 甜美的「濁水米」、蔬果、 花卉、畜牧等產業,養活了南北兩岸 3 百多萬人口。並於雲林縣林內鄉開始,其為本縣之水源頭處,並且流經莿桐、西螺、二崙、崙背至麥寮鄉出海、匯入海洋。而位於濁水溪南畔的西螺、二崙及崙背鄉等區域更是客家族群詔安客的重要據點,尤其是橫跨彰化、雲林兩縣的西螺大橋,除了承載著河川兩岸人的交流,連結著彰雲兩縣的環境、產業、文化、環境及社會等層面,亦是濁水溪下游地區重要地標且深具重要性。 故此,本團隊未來將致力於「流域知識學建構」、「特色課程與河川教育規劃」及「河川守護行動展現」等三面向之強化與深耕;此外,期盼在有限的資源之內,透過社區教育的流域共學推動,慢慢建構一所結著人、河川與土地的「流域學校」,以落實河川保育及環境永續的目標。
  •   

 

 

 

[1] 資料來源雲林溪水與綠計畫圓桌論壇2016/04/19

[3] 資料來源公民行動影音記錄網站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30428

[4] 2015年、莿桐農青三合院所舉辦的河川智庫論壇中,由莿桐鄉廖秋萍鄉長提到每當冬季東北季風時期,居住在河畔民眾的生活環境都充滿著風沙,故有此充滿心酸且貼切的俚語流傳。

[5] 資料來源:中央管河川揚塵改善評估分析計畫書。

[6] 資料來源:濁水溪三百年、張素玢、2014

[7] 雲林縣文化生活圈經營輔導機制點線面整合計畫、2013

arrow
arrow

    ylc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