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當農夫們紛紛忙著種下新的秧苗時,熱情的社區夥伴邀請我到社區坐坐,這讓一向喜歡到處旅遊的我,有了機會到社區裡趴趴走,辛勤的耕耘機不間斷地穿梭田間,泥濘的泥土中伴隨著農人們的汗水,想像在不久的未來,這裡將是結實累累的黃金稻海。
與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與村長們聊起社區工作的種種,有酸有甜,不過最大的支持力來自於大家對家鄉的情感與認同,雖然社區人口的老齡化普遍嚴重,因此青壯的人力資源有限。
不過,社區透過小型美化的環境工程,有機會讓社區中不少年屆七十高齡的砌石老師傅們,共同投入美化社區的行列之中;除了打造一個社區居民的公共空間外,更可以將老師傅砌石的一身好手藝,藉此得以展現、傳承。
廟口埕、大樹下的公共空間發揚
廟口埕、大樹下,通常都是社區居民最佳的討論空間,許多的在地故事與知識在此述說並流傳,因此這些公共的場域是絕佳的學習與交流場合,殊不知,在那物資缺乏的艱苦年代,廟口與樹下可是大人鬥嘴鼓、小孩嬉玩樂、女人聊八卦的好地方,所以許多從事社區田調的研究員都知道,廟口是必到之處,來一趟,保證不會讓你空手而回。
除此之外,許多社區中的公共空間,不見得只有建築師或是景觀規劃師才能改變,而在烏塗社區裡,有許多曾經依靠著濁水溪而生活的砌石師傅,這群早期參與治水的老師傅們,透過石頭、竹子與泥土,用雙手將孕育生命的水源引導到農田每個角落,並堆砌出穩固卻優美的堅固石牆。
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工治水轉變成現代工程的治水,砌石的技術曾經好長一段時間消逝在濁水溪畔、生活之中;而今透過社區營造的機會,能夠讓這群砌石的老師傅們展示技術,烏塗社區發展協會邀請了師傅們一同來砌出社區的公共休閒空間,在土地公旁的花圃、溝渠旁的綠籬花台…等。
可以預期社區的環境逐漸地擺脫僵固的水泥化之後,在加上社區中的老匠師們參與公共工程,將濁水溪的石頭堆砌得更為札實、緊密;將石與石的疊砌比擬成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建構,是需要花功夫與時間去經營,唯有如此,才能夠堆砌出深具人情味的在地文化!!
參觀了社區的美化工程後,隨即社區發展協會的曾勝棋理事長就帶著我們參觀不僅是林內鄉珍貴的文化資產,也是全台唯一的「濁水水力發電廠」。
一、僅存的一座嘉南大圳組合烏山頭水庫新建工事而設立之發電所
同時期之水力發電所,多為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興建與管理,當時電廠創建之目的多為提供民生電力之需求,而濁水水力發電所卻是為了提供工事用電力。其中同樣供給大圳工事預備電力的山上火力發電所現已不存在,故濁水發電所的留存成為烏山頭水庫興建工事此段歷史脈絡中的具體證據。
二、唯一平原川流式水力發電所,表徵水力發電技術上之意義
由於水資源為發電所主要動力來源,因此整體發電設施應包含上游引水設施以及發電所內之發電設施。濁水發電所屬水路式發電所,一般水力發電所之發電序列由上游至下游首先為取水口,往下游設沉沙池(附排砂道)、導水路、前池(附排砂道)、餘水路、壓力鋼管、發電廠房、水輪機室、尾水路、開關場。此類型之川流式發電所利用河流坡度急陡之利,形成落差進行發電,因此多位於河川之上游,例如以濁水溪水水系來看,發電所多集中在上游部分,上游自下游為大觀、北山、明潭、鉅工,其中僅有濁水發電所位於海拔70公尺左右的平原上,因此濁水發電所之發電廠房建築結構構成方式與其他發電所大不相同。
本古蹟發電廠房於水路上並無設置壓力鋼管之設施,而是以鋼筋混凝土造之水輪機室作為廠房發電機組與前池的中介空間,乃唯一沒有設置壓力鋼管的川流式發電廠房。
三、完整呈現發電用引水路線以及發電所之關係,成為當地文化景觀之代表
濁水發電所的水路引水設施經過多年使用,雖有進行更新或修繕,但整體水路之方向與路徑仍保留日治時期時期的使用功能。發電水路與濁幹線渠道附近,由於水渠流經,使週遭環境呈現豐饒的田野景觀與環境相容一氣,也造就林內鄉境內農田與水渠交錯的田園風光。
四、未來再利用時其保留完整之發電流程具有高度教育功能
由於濁水發電所不僅保存了舊廠房建築本體,且保存了整體的發電設施,加上新廠房的建設,未來再利用後不僅可以提供清楚的發電脈絡,並可與新發電廠房的高科技設施做對應比照,更能呈現早期發電所創建之不易,與發電技術的演進,具有極高的教育功能。(蘇明修,2007)
濁水發電所歷經臺灣水利設施與灌溉系統的建設期以及台灣電力事業的發展期,其特殊且多元的歷史背景,以及保存完整的發電流程與相關產業設施,具有文化資產以及發電技術史之價值。故於民國93年2月4日(府文資字第09322400078號函),經雲林縣政府公告為雲林縣縣定古蹟,並定名為:「林內濁水水利發電所」
˙由發電廠的高處往下望,阡陌綜橫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
˙台電公司的老員工,歲月在人的臉上與斑駁的機具上留下痕跡,但卻不減那熱忱與情感。
˙社區的愛石達人,除了撿拾那看似純樸卻韻味深厚的石頭之外,更蘊藏著人與土地的一分獨特情感。
˙石頭代表我的心…一個愛心造型的石頭。
留言列表